审计工作底稿怎么整理
- 会计
- 2024-02-03
- 36
审计业务档案的整理方法
严格控制审计档案的借阅和鉴定 为保证审计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企业应采取严格的借阅和鉴定制度。
审计机关应当在每年初把整理审计档案列入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并制定档案管理考核细则,实行目标考核,加强每一个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
同时还应建立实行谁审计谁立卷、审结卷成、定期归档的现任制度;采取按职能分类、按项目立卷、按单位排列的立卷方法。
审计底稿怎么做?
1、要制作好审计底稿,需要审计师有良好的专业水平和工作经验,需要遵循审计标准和程序,并记录好审计过程中的各种细节,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
2、资料翔实:即记录在审计工作底稿上的各类资料来源要真实可靠,内容完整。重点突出:即审计工作底稿应力求反映对审计结论有重大影响的内容。
3、明确审计目标:在编写审计工作底稿之前,审计人员需要明确审计目标,了解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审计时间等相关信息。 收集审计证据:审计人员需要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实地观察、询问相关人员等方式,收集充分的、可靠的审计证据。
4、审计工作底稿是CPA和助理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形成的审计工作记录和取得的资料,它不仅是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直接依据,也是证明CPA按照独立审计准则要求完成审计工作、履行应尽职责的依据。
5、根据我们发现的重点,进行审核和抽查,我们发现的各类线索都要进行标注,做到审查的轨迹清晰,让复核人清楚的看到我们的审计流程和审计程序。04 1)程序的表现形式包括表格和描述两种方式。基本上是以实质性底稿的形式表达出来。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国家审计准则》)分别对获取审计证据和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规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一)审计证据的规范性要求。 合法性规定。
选择一家上市公司,对其进行经营效益审计,如何整理工作底稿
选择上市公司进行经营效益审计时,需要依据一定的目录来整理工作底稿。首先,需要明确审计目标、范围和时间表。其次,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包括财务、业务、市场等方面的数据,以评估公司的经营效益。
首先要取得被审单位的余额表和序时账,最好也有去年的底稿。
《独立审计准则第1号—会计报表审计》中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复核”(第21条),同时,对于由业务助理人员编制的工作底稿,“注册会计师应对业务助理人员的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并对其工作结果负责”。
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逐级复核是目前比较普遍采用的。审计工作底稿审核的三级复核制度主要的内容包括项目经理复核;部门经理复核和主任会计师复核等。项目经理复核是三级复核制度的第一级复核。
审计工作底稿按照一定的标准归入审计档案后,应交由会计师事务所档案管理部门进行管理。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审计档案保管制度,以确保审计档案的安全、完整。
审计工作底稿的整理指的是啥?
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
综合类工作底稿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计划阶段和审计报告阶段,为规划、控制和总结整个审计工作并发表审计意见所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工作底稿按照一定的标准归入审计档案后,应交由会计师事务所档案管理部门进行管理。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审计档案保管制度,以确保审计档案的安全、完整。
是依据目录来整理;目录内容一般是类似的,都是按照审计的几个阶段分类排列相关审计底稿:接受业务委托,计划审计工作,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
被审计单位自查报告或自查表 加工整理 首先应检查每一份档案资料,察看是否留有充分的装订线;其次应对纸张破损、幅面不规则或字迹模糊的档案材料进行加工处理。
2020注册会计师《审计》必考点:审计底稿的归档
1、需要变动的情形 注册会计师已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取得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得出了恰当的审计结论,但审计工作底稿的记录不够充分[程序+证据+结论具备,只欠记录]。
2、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报告日后60天内。如果注册会计师未能完成审计业务,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业务中止后的60天内。
3、根据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制定的政策和程序,在规定的归档期限内分别将审计工作底稿归整为最终审计档,选项 B错误;如果注册会计师未能完成审计业务,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业务中止后 的 60天内,选项 C正确。
4、[高频考点]审计工作底稿的变动 在归档之前:如果在归档期间对审计工作底稿作出的变动属于事务性的,注册会计师可以作出变动,可能有删除 或废弃工作底稿的情况。
本文链接:http://www.rzwfy.com/20156.html
上一篇:广发白金借记卡有什么
下一篇:应付款有什么用